简述苏联的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确立与改革
时间:2024-02-29 来源:养娃家
斯大林经济体制是30年代在苏联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1921年过渡到新经济政策后,苏联改革了经济体制,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代替高度集中的总管理局体制,以托拉斯代替总管理局,以经济核算制代替国家包干制,初步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企业的权限。但是,随着斯大林战胜了党内反对派和五年计划的实施,权力日益集中,到30年代形成高度集中的斯大林经济体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险恶的战争环境、物质极度匮乏
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政权;后期幻想真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内容:
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④、分配劳动,实行配给制。
评价:
①、战胜了国内外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侵犯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工农群众的不满,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新经济政策
背景:
①、经济形势严峻,急需恢复遭战争破坏的经济;
②、政治危机严重,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
目的:为迅速恢复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
内容:
①、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②、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旧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商业:允许自由贸易。
作用:
①、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②、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实质: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新”的含义:重视市场和商品经济,允许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
特点:
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
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斯大林模式”
形成原因:
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
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主要表现:
经济方面:
①、以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②、推行单一的公有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④、优先发展重工业。
政治方面:
以党代政,权力集中,个人高度专权。
作用:
积极方面:
高度集中的体制,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发展经济,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消极方面: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②、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④、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⑤、对东欧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生产过很大影响。
评价:
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它不是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仅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民也是不利的。
经验教训: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没有现成的固定的模式,只有根据本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反复实践,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